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就业形态、平台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最大限度把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引导全省广大货车司机竭力服务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辽宁经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贡献,辽宁省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货车司机入会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组织: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
推进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平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的重点任务。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开展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增强工作实效,引领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
二、加强工作指导,依法推进建会入会
彻底摸清底数。要加强与党委组织部、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对货运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摸排,借助村(社区)党建、综治维稳等“一网一格”对货车司机人员排查数据,借助工业园区(开发区)、村(社区)疫情排查数据,建立动态工作台账。
落实“重点建”要求。依托物流园区、大型港口、批发市场等货车司机集中区域,依法推动建立工会组织。
落实“行业建”要求。借助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监管优势,建立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通过行业工会引领货运企业建立工会组织。
落实“兜底建”要求。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作用,承担起小型货运、挂靠企业和运输个体户货车司机入会“兜底”功能。
落实推广“网上入会”要求。推广“辽工网上入会”小程序,提供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网上入会渠道。加强会员实名制管理和会籍管理工作,做好相关信息更新维护,实行一次入会,动态转接。
三、加强工作推动,打造维权维稳保障体系
探索平台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方式方法。搭建理性有序表达合理利益诉求渠道,保障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涉及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推动建立协商民主平台。围绕收入、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工时工价、休息休假等权益,推动建立协商协调机制。
四、加强服务保障,探索开展普惠制服务
要切实了解货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困难帮扶、送温暖常态化、心理疏导等服务。
总结推广“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做法,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探索面向货车司机等重点群体的关爱基金和意外伤害险等服务项目。
开展面向货车司机群体的技能大赛,提升货车司机技能水平。
五、加强阵地建设,发挥服务平台独特作用
总结推广全省“司机之家”建设经验做法,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加大“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建设力度,共同释放服务功能,缓解货车司机“停车难、休息难、吃饭难、洗衣难、洗澡难”等突出问题。
注重选树货车司机典型代表,发挥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要落实责任分工。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指导和协调,合力推进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走深走实。
要将做好货车司机入会和服务工作与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会组建合力推进,统筹抓好工作落实落地。
要加强工作调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研究,积极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要将推动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工作,作为蹲点活动重要内容,做好政策宣传,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困难,通过有效服务,促进建会入会。
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注意发现、挖掘和宣传基层单位好经验、好做法,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营造重视支持建会入会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注重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努力赢得支持和理解。
要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理清工作思路、改进路径措施,动员和协调全会上下、内外力量,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版权所有:辽宁省总工会 |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118号 | 邮编:110832 | 电话:22581001
Copyright 2018 all China.LN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All rights reserved
辽工服务小程序
辽宁省总工会
工会就业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