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总建立10个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2020-08-13 09:26:11 来源:抚顺市总工会 作者: 点击数:
【字体:
打印

​​  8月7日,抚顺矿业集团技师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被抚顺市总工会命名为“抚顺市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抚顺市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抚顺市总工会根据《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和市总工会年度工作部署,突出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以职工技能提升为抓手,推进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为全市经济振兴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储备。

  今年,为培养更多的抚顺工匠、技师名师等高技能人才,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抚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市总工会利用企业、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资源,建立10个抚顺市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10个培训基地每年培训上万人


  为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从去年起,市总工会依托企业和职业学校建立各类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每个基地开设各类理论+实训课程,包括焊工、车工、管工、电工、机车操作、挖掘机驾驶等数10项,职工可以报名免费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鼓励技能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市总工会对每个培训基地给予5万元启动资金。除此之外每年根据培训情况予以资金支持。

  随着企业转型发展,对职工技能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为鼓励职工积极学习和掌握技能,今年,市总工会进一步加快推进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培训基地已达10个,培训的工种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更是增加到50多个,今年培训基地计划培训人数达13350人。

  新时代企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市总工会清醒认识到,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仍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创建10家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具体体现,更是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技能培训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本来没有什么技能,找不到好工作。今年报名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免费培训,学到了过硬技术,工会和培训基地还能推荐上岗,今后找工作不是难事了。”正在抚矿技师学院参加培训的张勇告诉记者,他原来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工资收入不高。失业后的他参加焊接加工培训,等考到电焊工证书,就可以推荐上岗了。

  近年来,市总工会全面担负起组织培训任务,带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加大合力,营造氛围,树立真典型,传递正能量,引导和鼓励全市职工在新的形势下,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创造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局面。

  抚矿技师学院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作为省总工会示范基地,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大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打造一支适应辽宁振兴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在培训中,抚矿技师学院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针对职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灵活设置课程和班次,员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实现了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相统一。针对个别单位生产任务紧、人员短缺的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创造性地做好精准服务,不断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在省市工会的大力扶持下,该基地已投入230万元进行教学培训设施改造,不断提高技能培训水平。

  市总工会还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在抚矿技师学院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举行了全市农民工培训,共培训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抹灰工、木工、砌筑工、焊工、电工8个工种,参加培训200人。针对农民工的特点,重点将技能培训放在通用工种的理论知识,规范操作,工艺流程上,利用每天的班前会和午修时间,利用施工现场的设施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业务能力和操作规范。

  据了解,抚顺市10家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做好原有各项职工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基地建设的要求,不断扩大培训的领域和范围,切实发挥好职工培训基地辐射作用。首先延伸推进“师带徒”活动,一是新工人师带徒培训,对新进职工和在岗但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职工,安排高、中级技师或有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兼职职工担任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师带徒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二是名师带高徒培训,以“金蓝领工程”为契机,着力打造高级“蓝领”;三是管技人员师带徒培训,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纳入“师带徒”培训,及时协调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相关的培训资源和场地,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出炉。

  今后,市总工会将推动10个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面向本单位职工开展全员培训的同时,向社会提供公共培训,建立健全制度,有规范的进行培训,每年实名制培训达到一定规模。



上一篇:营口市“保安全、比质量、抢工期、增效益、做贡献”劳动竞赛暨职工技能联赛推进会在营口锻压召开 下一篇:抚顺市工青妇满怀热情助力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