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劳模创新工作室传承匠心助力发展

2020-05-11 12:55:53 来源:抚顺市总工会 作者: 点击数:
【字体:
打印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连日来,抚顺市总工会开展劳模在行动系列活动,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到助力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助复产工匠在行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4月30日,市总工会组织焊接、车工和数控领域的工匠大师来到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助复产工匠在行动活动。在新钢铁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刘宇志等全国劳模工匠围绕企业生产和技术创新进行探讨交流,随后深入生产车间就技术技能面对面指导操作。

  据了解抚顺市现在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家,省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20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9家,成员约500人,共完成各类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工艺流程改进等90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百项,节约、创造价值2亿1千多万元。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提高劳模和职工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促进我市优秀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去年9月份,在抚顺市总工会大力推动下,抚顺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并开始运作。

  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运作以来,广泛吸纳高层次科创人才,发挥先进人物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紧密联系各会员和会员单位,汇聚各领域科创团队的技术优势,为抚顺市各类科技攻关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促进鼓励会员个人和会员所属单位间开展广泛的合作,集中展示抚顺市具有代表性的科创成果,推动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联盟会员的科创团队引荐对口领域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联盟会员学习交流活动,助力产业技术推广。

  截至目前,联盟研发转换部现已完成两项研发项目,一是工业级重型无人机直升飞机控制系统开发,可载重11公斤,现正进行高原与高寒试飞试验。二是包装用编织袋生产线手提扣板自动化安装,该成果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的粮食包装,节省人工成本。这两个项目由石化公司、沈阳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及两家外阜企业共同研发,实现了跨地区、多工种、多层次的以技术创新为主线的联动协作。

  咨询服务部先后组织焊工、钳工、铆工、数控及车铣等机加工种,对抚矿机修厂、石化工建公司、红透山矿、六四零九、罕王集团、东科精细化工等企业开展了各类形式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培训人员超过1800人,同时围绕企业“急、难、险、重”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工艺流程改进43项。咨询服务部部分成员受省总工会指派,参与了3次外阜培训。教学实训部先后与沈阳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市职业技术学院、抚顺技师学院、抚矿工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培训课时已达45课时,培训学员1100人。

  下一步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计划建立联盟APP,让企业、学校、社会所需,和联盟成员掌握的技术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展示、融合,实实在在的开展各项活动,形成“联盟知社会所需,社会知联盟所能”的工作局面。不定期召开创新成果展会(发布会),把联盟最新的创新成果推向社会。组织联盟成员开展培训、参观活动,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加横向联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上一篇:王智威:追求完美的焊接好工匠 下一篇:张铭航:“90后”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