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阜新市中心的解放广场又一次被职工群众的热情所包围。仿佛约定一般,每晚7点,大家都会准时来到位于解放广场的阜新市工人文化宫前,在阜新职工文化大舞台的巨大横幅下,欣赏着一台台精彩的职工文艺演出。阜新职工文化大舞台,已这样热闹地走过几十年。
阜新市老国营单位的退休职工们至今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末,每当夕阳西下,解放广场便开始热闹起来,这边唱爱国歌曲,那边演起了样板戏,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管理,职工群众就在解放广场上自娱自乐起来。在那个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去解放广场看节目填补了当地职工群众晚间的娱乐空间,一时间,这里成为了阜新市职工文化萌发的一个文艺阵地。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阜新市的职工文化迈入了全面复苏繁荣的阶段,解放广场这一职工文艺阵地,由阜新市总工会“接管”过来。“过去是自发性质,没有组织没有管理,而且职工群众的文艺节目比较单一,除了歌曲就是样板戏。”一位阜新市总工会的老工会干部回忆,80年代初期,市总逐渐组织职工群众在解放广场进行演出,文艺形式也不局限于歌曲和样板戏,相声、三句半、戏曲、通俗歌曲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艺节目开始逐渐登上舞台。后来一段时间,阜新市总将解放广场的职工群众演出由室外搬到了室内的一个小剧场,任凭外面风吹雨打,我自其乐融融。
关起门来大家唱,虽然气氛也不错,但阜新市总觉得自拉自唱有些局限。进入90年代,阜新市总又将舞台搬回了解放广场,并起了一个全新的名字——纳凉晚会。
从室内到室外,场地大了,观众多了,影响面广了,纳凉晚会成为夏夜里阜新市职工文化的代名词。此后,市总将活动不断完善,“纳凉晚会”变成了“职工才艺展示大舞台”,2007年,改为目前的“阜新职工文化大舞台”,工会的印记越来越深,职工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浓。
过去,职工文化大舞台是由市总一手包办。随着职工文化的日益多元化,职工需求的多样性,市总将职工文化大舞台完全开放,变成了市总搭台、企事业单位主导、职工唱戏的局面。之前,职工文化大舞台每年的演出不过是两三台晚会,如今已经发展到每年组织25台专场演出。
多年来,从职工文化大舞台走出了一批批的职工文化人才。阜新市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宝婵就是从职工文化大舞台的一个小角色开始,逐渐成长为阜新市职工文化的领军人物。
如果你今年夏天恰好来到阜新,那么不妨去阜新市解放广场看一看阜新市工人文化宫门前搭建的大舞台,坐下来欣赏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感受阜新职工文化的精彩。
版权所有:辽宁省总工会 |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118号 | 邮编:110832 | 电话:22581001
Copyright 2018 all China.LN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All rights reserved
辽工服务小程序
辽宁省总工会
工会就业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