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问一下,我在厂子里发生的工伤事故,应该得到什么赔偿……”
7月25日上午,辽阳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12351热线铃声响起。法律工作者王千通过电话了解对方情况后,进行了详细解答。
这已是当天接到的第二个咨询电话了,之前王千刚接待完一拨前来讨薪的农民工。从2000年辽阳市总探索用法律途径帮助职工依法维权,成立辽阳市总工会法律援助站,作为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联络点开始,至今这个法律援助窗口已设立近20年的时间。在资料室里,近20年来,辽阳市总援助代理的劳动关系案件的卷宗已经摆满了整整一个卷柜。
由于当时没有条件配备专职人员,市总便在现有的干部中挑选3名法律专业的干部作为兼职法律联络员,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3名工会干部兼职不分心,面对每一名困难职工求助都认真对待。一次,为了帮农民工张可讨回500元抵押金,他们多次在酷暑中骑着自行车去张可打工过的足疗馆沟通协调,寻找证据,最终为张可讨回了抵押金。可是张可却联系不上了。后来,工作人员根据他当时留下的地址,通过他所在的村委会找到了他的母亲。当张可来中心取钱时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就这么点钱,你们能这么上心。”
2005年7月,辽阳市总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聘请专职法律工作者,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全市职工,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为他们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代理仲裁和诉讼。2008年底,市总工会改扩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纳入帮扶中心,专门设立法律援助窗口。
来自湖北的黄焱喜在辽阳打工不慎造成身体多处骨折,承包人只付了初期的治疗费便一走了之。正当黄焱喜一筹莫展时,同病房病友的一句话让他们心里见亮。“你去找工会啊,那是替职工说话的地方,帮着打官司不要钱,还可热情了。”黄焱喜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最终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黄焱喜拿到了5.5万元的医疗费和补偿金,让他这个外乡人在辽阳感受到了如家一般的温暖。
如今,辽阳市总工会已经从老城区搬迁到了河东新区,新大楼最醒目的是楼顶“职工之家”4个大字。很多辽阳人说不清市总工会的新址,但都知道河东的“职工之家”是为职工服务的地方。
如今,法律援助窗口已经打出品牌,每天都有前来咨询的职工,有些职工到劳动仲裁部门立案,法律文书不会写,劳动仲裁部门工作人员都会告诉他们去找工会。到工会,工作人员不仅热情接待,认真代写法律文书,把需要准备的材料都一一交待清楚,连需要复印的证件都帮他们复印好,决不让他们多花一分钱、多跑一趟路。有时遇上群体性讨薪事件,工作人员经常顾不上吃午饭,帮他们代写法律文书、准备材料。还有些职工不清楚情况,连家里打离婚、分家产的事都来咨询。每当这时,工作人员都跟人家交待清楚自己的服务范围,并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对方提供服务。“即便不在帮扶范围,人家大老远奔我们来了,我们也应尽量解释清楚。”王千说:“得让职工心里热乎。”
近20年来,辽阳市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共为职工代写法律文书3297份,总人数1.5万人次,代理案件464件。
版权所有:辽宁省总工会 |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118号 | 邮编:110832 | 电话:22581001
Copyright 2018 all China.LN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All rights reserved
辽工服务小程序
辽宁省总工会
工会就业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