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振兴辽宁
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 林柏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辽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辽宁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从顶住转型阵痛,摆脱路径依赖,注重发展品位,保持战略定力,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方面着力,为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营造环境、积蓄力量。我们要正确认识辽宁现在遇到的困难,更要树立信心,传承好辽宁大地的优秀基因,把握发展的机遇,重振辉煌。
一、从辉煌的历史中汲取营养、传承奋斗精神
辽宁不但是老工业基地,共和国的长子,第一炉钢、第一架歼击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通用型普通车床……辽宁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辽宁人民勤劳勇敢、大胆创新。
辽宁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 在40-50万年以前,辽宁已是古人类活动的场所,营口金牛山猿人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比驾齐鸣,营口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从沈阳"新乐遗址"的发掘和大连旅顺郭家村出土的许多石器和生产工具看,大约在六七千年前,辽宁已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判断,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辽河大地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辽宁也是一方英雄的土地,在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创造了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辽沈战役,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辽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全境解放,迎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在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中,英雄的辽宁儿女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用鲜血谱写了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涌现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关向应等一大批革命英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涌现了雷锋、孟泰、王崇伦、尉凤英、郭明义、罗阳等一大批响当当的全国劳模、英模,他们以同样的精神内核,引领着时代风尚,树立起价值标杆,凝聚无穷力量。这一红色“基因”,也必将激励辽宁人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更大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抗美援朝期间,辽宁人民肩负起光荣的支前任务,大连医学院筹组了战伤医院,抢救战场伤员,我校的魏曦、何琦教授在抗美援朝时期参加美军细菌战调查团,从美军投掷的细菌武器中分离出鼠疫杆菌和霍乱弧菌,揭露了美国细菌战的罪行,我校的王布君、沈其震院长等多位专家教授都为中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辽宁人民听党话跟党走,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第一家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企业、全国首家大型股份制企业等等,见证了辽宁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
这些,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辽宁的自豪,也是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
二、坚定信心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现阶段辽宁的转型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问题、人口增长问题等诸多改革发展问题,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正视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辽宁的区位优势,振奋精神,在改革中做好充分调研分析、谋篇布局、定位、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要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辽宁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做好结构调整,以工业振兴带动辽宁振兴,改造升级“老字号”,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聚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
辽宁处在重要战略位置和区位优势,是东北地区的窗口,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倾斜,具有黄金港口、自贸区。
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纬度带,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黑土地成为优质作物产区,有很多名优特产,朝阳小米、盘锦大米、大连樱桃等形成优质品牌,做成产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辽宁的气候比几十年前温和,会变得更加舒适宜居。
基础设施坚实,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科技人才,实现振兴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是体育强省,有冰雪项目等多种体育项目优势。辽宁人热情开朗,有幽默的基因,形成地域文化特色。
辽宁拥有灿烂的古老文明、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2021年京哈高铁全线贯通,进一步密切了东北与关内地区的联系,把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起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联系,可以说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送上了“大礼包”。
辽宁要开发利用好这些优势,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提升软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吸纳就业能力。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重振辽宁雄风、再创辽宁辉煌。展望未来,我们对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充满信心。
三、立足本职,为辽宁振兴做贡献
辽宁的文化教育和医疗资源有着良好的基础,大连医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科高校,具有天然的红色基因,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一直传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振兴辽宁做贡献。承担社会责任,2020年新冠疫情,大医人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在武汉雷神山,创下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战绩;2022年援沪抗疫积极出征;西藏对口支援、对外医疗援助等做出很多贡献。
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征程,东北振兴、辽宁振兴使命召唤。作为医疗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定信念,响应党的号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关于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在各项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敬业爱岗、扎实工作,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多为学院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温暖学生、感染学生,传播党的理论和教育方针,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做到教书育人,不但要走好我们自己的路,还要传好下一代的接力棒, 在教育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在加强学生人文和艺术修养教育,陶冶情操方面发挥专业的作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增强综合素质,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辽宁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