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08:52:12 来源: 作者:卜思元 点击数:
【字体:
打印


2016年秋,我载着梦想来到了辽沈大地求学,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辽宁人,但这座城一直是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地方。如愿以偿我在辽宁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并深深的扎根于此,成为了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思政教师,从逐梦到圆梦,我见证了历史和文化在辽宁的传承,我见证了党和国家振兴辽宁的政策支持,我见证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同样我也被“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新时代辽宁精神所激励。作为辽宁教育行业的一员,我有责任和义务为振兴辽宁献一份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近几年,辽宁地区一直致力于推进文化机制的体制改革,辽宁的文化产业事业呈上升趋势发展。辽宁的历史文化传统深深的植根于每个地区,在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土壤的大地上,“一宫两陵”,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青铜短剑墓、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等,这些宝贵的文化遗址受到世界瞩目,不仅如此,辽宁地区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且留下了数量多、种类全的红色文化遗址资源,比如抗联文化,这种抗联精神主要表现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解放战争文化、抗美援朝文化、工业文化,以工人作为代表的“英模精神”,他们以使命和家国为重,以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祖国的建设中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精神动力。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辽宁都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传承历史,弘扬文化,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辽沈大地,重振雄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辽宁考察、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为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擘画未来,在辽沈大地的足迹凝结着他对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深谋远虑。4000多万辽沈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奋力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鼓集团考察,沈鼓的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是创新动力引领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在重大装备上取得的一些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些年来,沈鼓集团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完成了一台又一台产品的设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国产化的丰碑。当年,沈鼓研发设计的乙烯压缩机组是100万吨级,如今沈鼓集团正全力冲锋国产机组的最新纪录150万吨级。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考察并做出了重要指示,为抚矿集团公司转产转型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地区和矿区实现双赢,抚矿集团西露天矿于2019年6月正式退煤闭坑,由采转治,曾经的巨大矿坑如今被树木环抱,生态修复成效显著,矿区的员工和地区的百姓,幸福感不断提升。

长子情怀,再创辉煌。2018年6月28日,中共辽宁省委正式发布了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这十六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的希望和关怀,是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悠远民族精神的地域阐释, 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具体展现。长子情怀是辽宁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传统的凝结,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承担了作为长子的责任与担当,在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辽宁作出了巨大贡献。“忠诚担当”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核心要求,体现了长期以来辽宁人民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的坚定信仰和担当奉献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天下至德 莫大乎忠”,“忠诚担当”是辽宁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时代对辽宁人民的要求,也是时代对中华儿女的要求,是历史给予辽宁人的优秀品质,也是现实赋予辽宁人的鲜明个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将新时代辽宁精神融入到辽宁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中去,才能攻坚克难。第一艘国产航母、歼15、“蛟龙”号、新松机器人、盾构机等一大批国之重器等,这些“创新实干”的具体实践体现了辽宁人民不惧困难、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品质,“创新实干”的精神力量不断鼓舞辽宁人民攻坚克难、 再创辉煌。“奋斗自强 ”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新时代辽宁精神的现实要求、现实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辽宁人勇于拼搏、奋发图强,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持之以恒、锐意进取,他们书写了辽宁辉煌的历史,新时代辽宁精神,正是辽宁人民长期奋斗、拼搏、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

立德树人,不辱使命。“蒙以养正,圣功也”,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给他们正确的思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信仰,政治过硬,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二是要提高业务能力,强化社会实践,让教学更接地气。三是与时俱进,创新四维。要丰富教学体验,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场景的方式,微课、线上线下融合、智慧教学工具等。四是要严以修身,品行高尚。思政教师要有忧患意识,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用事实说话,让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让数据说话。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讲好新时代党的思想旗帜,宣传阐释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思政教师不仅要重视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素养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提出的“六要”和“八个相统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讲好思政课,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不辱使命和担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讲好思政课,把课程讲出温度、讲出厚度、讲出情感、讲出效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传承好历史,为振兴辽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回望征程 来日可期 下一篇:以新时代辽宁精神汇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