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匠星”的创新力量——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辽宁代表队和创新项目参展纪实

2023-08-04 08:37:4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辽宁工人报刊社 点击数:
【字体:
打印

  7月28日至30日,在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共有1200多项职工创新成果参展、500余名劳模工匠参会。大会邀请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围绕“构建创新人才链,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探讨,并举办了巾帼工匠论坛和工匠路演活动。期间,累计超2000万人次观看直播。

  会上,我省代表队和参展项目高频次亮相,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成为参展人员热烈追捧和媒体争相采访的“明星”,辽宁产业工人的高超技艺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辽宁元素点亮“工匠大会”


  以“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主题图片展位于北京展览馆序厅。这里汇聚了全国各省、市总工会推荐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图片,辽宁省总工会推荐的“沙特阿美盘锦石油化工”项目宏伟震撼。这一项目是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突出代表,彰显了辽宁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的信心和决心。

  在序厅的“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展板上展出的100余名大国工匠中,洪家光、陈兆海、戴振涛、方文墨、张兴华、张如意、李志强、毛正石8名辽宁大国工匠的事迹不时引人驻足。

  走进2号馆的全国展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洪家光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专用滚轮精密制造技术”、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建华的“焊接机壳一、四拼装法”、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赵林源的“机械密封技术改造”和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鹿新弟的“一种导管自动涂胶装置”4个项目备受关注。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带钢厂曲晓东的二等成果,鹿新弟和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张守喜的三等成果,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刘东兴和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曲伸的优秀成果,上榜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名单。

  “作为一名新时代工匠,就要对党忠诚,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企业创新发展中去;就要脚踏实地、钻研技术、砥砺奋进;就要以身作则、引领示范,带动更多的技能工人成长成才。”在大国工匠座谈会上,洪家光作为受邀20位大国工匠之一进行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的唯一一场路演中,曲晓东的“国产大型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内应力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项目,同全国14位代表登上了路演舞台,最终获得优秀展示奖。

  大会期间,我省大国工匠刚一抵达北京,就受到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预约采访、拍照、访谈交流、做直播,应接不暇。

  在2号馆的辽宁省总工会展区,一幅全省地图撑起了展区的“天空”。“聚焦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学思想、当先锋、建新功,推进新时代辽宁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大字,犹如吹响重振辽宁产业工人雄风的号角,鼓舞着全省千万职工凝聚起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磅礴伟力,向着理想奋进。

  展区正中屏幕循环播放着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王晓鹏的“技术提升HXD2型电力机车网络控制系统”,它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增添不竭动力。左侧两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双冠王”王刚、“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兴华的展板充分诠释了什么是“匠人匠技”。右侧来自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辽阳供电公司、电科院、超高压分公司的“锂电飞车”“电网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关键技术与应用”“光缆纤芯智能运维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设备数据综合分析系统”4项创新成果,彰显了全省电力工作者的强大创新能力。展区内部,设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王尔申的“基于北斗的通用航空飞行器协同监管系统”和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林学斌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保护渣智能加渣机”项目以及赵林源、赵奇峰、鹿新弟、李超、毛正石五大创新工作室的展板,他们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优秀代表。这些凝聚了全省产业工人的优秀项目或成果,是省总工会从全省广泛征集的150余项创新成果中筛选出来的。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鹿新弟(右二)向参观者介绍创新项目


  交流碰撞凝聚振兴建功力量


  会议期间,省总工会领导来到展区,参观创新成果,与大家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创新成果的研发应用情况,鼓励大家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牢牢把握住与大国工匠交流的机会,努力提高本领、钻研技术,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产品。

  “大家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我们的产品宣传好,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技术工人学习,弥补自己技术上的不足,努力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建功立业。”省总工会领导表示。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赵奇峰创新工作室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创新成果奖33项、国家专利54项,96项创新发明成果在石油行业推广应用,解决油田生产难题522项,累计创效1.3亿多元。突出的业绩,先后吸引了近百人次到辽宁展区参观学习。

  “您好赵老师,我们又见面了,这次您带来哪些经验,我们想学习借鉴!”大国工匠、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班长刘丽来到展区握住赵奇峰的手说。“您也非常了不起,我们互相学习。”赵奇峰谦虚地回应。“参展不仅仅是交流,通过与大国工匠的接触,使我增强了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对创新成果创新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很有现实意义。”赵奇峰说。

  “对于技术工人来说,这次大会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工会下发了通知,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组织参观学习。”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群团工作部副部长杨铭人说,公司先后有50余名劳模工匠到会参观学习。

  在辽宁展区,交流与碰撞频频上演。航空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龙建军与王刚是同行间的惺惺相惜;中国中车工会主席赵虎与王晓鹏的交流充满“娘家人”的关怀;全国技术能手、山西省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张东元走进展区,大家立即围坐他的周围,听他讲技术、传经验;王尔申与林学斌、李超的交流则是省内航空科技代表与钢铁企业代表的经验撞击,定能燃起科技的火花。

  域外交流开阔眼界,同行间碰撞更能促进技术的升华。李欢、刘东兴、孙茜、陈志恒、李楠等人都来自省内电力系统,一有空闲,几人便围坐在一起交流探讨。“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展览,即使是一个系统的,大家平时也很难近距离沟通,只有充分地交流学习,才能促进共同发展。”李欢说。

  “学到很多,也收获满满,了解了前沿科技,领略了风土文化,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继续前行,加油少年。”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兰天在微信朋友圈这样总结参会感受。他表示,作为全国劳模王刚的徒弟,能和师傅一起参加这次交流大会,学到了很多在工厂中学不到的知识,对技术提升有很大帮助。

  一场场交流互动,一次次技术碰撞,让与会者真切地感受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辽宁的大国工匠们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刻苦钻研技术,助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鼓舞着全省千万职工勇毅前行、奋力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建功立业。



上一篇:省总工会调研慰问组赴鞍山市走访慰问 下一篇:本桓高速公路项目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在本溪举行